第942章 布局大江南(上)(2 / 2)

“咚咚咚”

“吾皇万岁”

“陛下圣明”

“陛下高见”

“陛下英明睿智,明见万里”

“陛下雄才伟略,洞察秋毫”

、、、

大殿两侧,老叔公,黔国公,邹简臣,张佐宸,龚彝等等,十一个留下来的心腹重臣。

一个个目光清澈,满怀激动,磕头如捣蒜,高呼朱皇帝圣明,英明睿智,很有远见啊。

是的,看到张苍水那一本,厚重的奏章以后,他们这帮老狐狸,才知道朱皇帝的老辣远见。

整个大江南,满清鞑子的所有部署,兵力布防,战略要点,统兵大将,都写的非常详细。

甚至是,去年的北伐大战,所有的战争经过,对阵情况,都写的一清二楚。

尤其是张佐宸和龚彝,这两个大西南派系的领头人,更清楚朱皇帝的用意。

这是告诉他们,册封张苍水为旧港侯,并不是心血来潮,无的放矢,而是有实打实的功绩。

同时,他们也第一次知道,朱皇帝的东征北伐,也进入了冲刺阶段,势在必行了。

“咚咚咚”

兵部尚书邹简臣,更加激动难耐,双目刺红,磕头如捣蒜,口中继续大声高呼道:

“陛下威武”

“陛下明见万里”

“皇上高瞻远瞩,举世无双,令老臣钦佩,五体投地”

“旧港侯的奏章,得此江南战略要点,胜过十万雄兵”

“陛下的东征北伐,朝廷的光复大业,兵部的战略谋划,再无一丝漏洞,半点瑕疵”

是的,大明王朝,一直在打仗,兵力调动频繁,兵部的战略部署,也是一直在调整。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如何出兵,两路夹击大江南,最主要的一点,还是满清的布防问题。

湖广,四川,这两个地方,明清一直在交战状态,相互都打了那么久,早就摸透了。

唯有大江南,中间隔了好几个省,朝廷所有的情报,都是从锦衣卫和一些战报里面,知道一些边角料。

一旦开启了东征,一路出兵湖广,另一路就是水师,同时出兵,绕道闽浙外海,进攻大江南。

可以预见的,这两路大军,天各一方,再也无力合作,甚至是音讯全无,哪一路出了问题,都无法增援营救。

所以说,现在的大明,必须弄清楚,满清在大江南的兵力部署,即便是粗略的数据。

兵部尚书,两个左右侍郎,拿到这份资料。

就等同于拿到了,江浙义军,十几年的交战经验,也能摸透江南的清军。

是的,湖广在打仗,福建也马上要大决战了,满清在江南的兵力,也是会调动的。

但是,长江以南,满清至少还有30万大军,不可能全部调动的,所以说,这份资料的价值,确实是无价的。

“呵呵”

“都起来吧”

龙座上的朱皇帝,目光平淡如水,呵呵一笑,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起来,脸上却是没有一丁点的笑容。

酝酿了一下,待这帮老狐狸,站好位置了,口中才告诫似的说道:

“英明,神武啊”

“这个玩意,朕可以不在意的”

“你们啊”

“有些人呐,别一天到晚,咋咋呼呼的,没完没了的,朕就满意了”

“你们要知道,为了这个东西,朕耗费了不少心血”

“锦衣卫上下,几百号人,潜伏在大江南,日夜谋划,是冒着身家性命,玩命搞到手的”

“你们也要知道,这份奏章的含金量”

“江浙义军,抗清十几年,身处满清腹地,死伤了无数的将士,用血泪才换来的战阵经验”

“天下汉人一家亲”

“朕的大明王朝,不是西南一隅之地的土皇帝”

“华夏九州,江南各州府,即便是被满清抢去了,那也是大明的疆土”

“华夏所有的忠贞之士,都是朕的臣子,九州大地的汉人,也都是真正的子民”

“抗清杀鞑子,战端一开,地不分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人人皆有抗清杀鞑子,守土之责”

、、、

哔哩吧啦的一大堆,霸道专横的朱皇帝,借着奏章的机会,又开启了敲打告诫模式。

是的,每一个王朝,即便是后世的民主国家,都少不了争斗,争权夺势,唯利是图。

大西南派系,排挤大江南人,或是别的派系,那都是情有可原,人之常情的,朱皇帝能理解。

但是,朱皇帝的朝廷,要想走出去,肯定就不能无动于衷了,总要打破大西南的垄断地位。

所以说,借着这个机会,老辣的朱皇帝,肯定要好好敲打。

这帮铁头娃,要放下成见,拥抱别的派系,即便是再恶心,一肚子的不甘心和委屈。

九州大地,大江南,都是朱皇帝的天下,要天下一家亲。

如果,这帮铁头人,再冥顽不灵,死死抱着自己的利益不撒手,朱皇帝就会动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