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布局大江南(上)(1 / 2)

五华山,乾清宫,西暖阁。

“咚咚咚”

跪在大殿中央,老武夫吴三风,磕头如捣蒜,目光炯炯有神,对着龙座方向,敞开破嗓子,玩命嘶吼着:

“皇恩浩荡,吾皇圣明”

“末将吴三风,感激涕零,无以为报”

“唯有死心塌地,效死效命陛下,誓死效忠大明”

“此次南下,去江南”

“末将这把老骨头,要是说服不了祖永烈”

“末将就不回来了,愿以死谢罪,提头来见”

、、、

吼完以后,继续磕头蹦蹦响,以示内心里的坦诚和敬畏,感恩之心。

没错的,他是知足了,满足了,心满意足了。

只要上面的朱皇帝,给爵位,给一个营的编制,他肯定有把握说服祖永烈的。

只是,他怎么也想不到,朱皇帝如此狡诈,竟然增设了子爵,效仿满清鞑子,太让人无语了。

不过,也算是不错吧,如果能拿到更多的战功,说不定就是伯爵和侯爵了。

倘若,祖永烈真的投诚大明了。

到时候,西南吴氏,在大明王朝,军中的势力,必将大大的增强,好处一大堆啊。

更何况,老匹夫吴三风,也是十分认同大明王朝的势力,即便是底蕴差一点。

否则的话,去年的时候,他也不会带着吴应麒,一大堆兵将,南下昆明,投诚大明王朝。

说实在,如果是仅仅为了一个吴阿珂,不至于让吴氏分家,更不会南下的。

尤其是长江以南,大明王朝的优势,太明显了,东征优势不小的。

就像今天晚上的御前会议,整个朝廷的人,怎么也猜不到,朱皇帝竟然暗地里,偷偷搞定江浙义军。

这就是很明显的信号了,朱皇帝惦记东征,时间应该不远了。

所以说,老匹夫吴三风,也是内心焦急,想从东征里面,分一杯羹,扩大吴氏的势力。

为此,一把年纪的他,主动请缨,要去大江南,亲自说服祖永烈。

“嗯”

“好好好”

“好样的,朕心甚蔚”

龙座上的朱皇帝,目光平淡,皮笑肉不笑,点了点头,夸赞了几句。

夸完以后,再摆了摆手,口中说道:

“起来吧”

“先下去,朕这里还有要事”

没错的,天色很晚了啊,应该到了子时。

没办法,朱皇帝要赶人,隔壁还有一堆大臣呢,等着继续开会研讨。

所以说,为了东征北伐,为了这个大明王朝,华夏国祚,朱皇帝也算是拼命了。

一个御前会议,从亥时,一直开到子时,三个多小时啊,非常消耗体力脑力啊,毕竟都是老狐狸。

但是,没办法的,东征北伐,不单单是打仗问题。

江南的清军,精锐就有十几万,再加上乱七八糟的绿营,丁壮,豪强,兵力非常可怕的。

这要是一个个打过去,围攻围城,得死多少人啊,更何况,还没有后勤支援啊。

所以说,底蕴不足的他,只能是各种政治交易和妥协了,先拿下大江南再说。

爵位这玩意,公侯伯不够,又舍不得,那就增设子爵吧,效仿满清,不丢人的。

反正,这玩意,待天下统一以后,再慢慢继续处理,还来得及。

但是,有一点,朱皇帝没有再妥协了,就是军队问题,尤其是出了夔东的事情。

一句话,所有的军队,都必须该接受改编,一个都不能例外,只要改编了,那些老军阀,就会有顾忌的。

“咕噜、、”

“嗯”

“不错,还是老参茶好啊”

“口齿留香,润心润肺,精力充沛”

半刻钟后,吴三风离开了,隔壁的老头子们,也再次聚集起来了,分列左右。

龙座上的朱皇帝,端起大茶缸,狠狠的灌了几大口,身心舒坦,满意的嘀咕了几句。

是啊,这个御前会议,脑袋最大的他,肯定也是最累的那一个,要对付所有的老狐狸啊。

但是,没办法的,要想在乱世里,坐稳做好这个皇帝,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人心不古啊。

“怎么样”

“诸位爱卿”

“旧港侯的奏章,都看了吧”

“来来来,都说一说看,有什么看法”

品了一会参茶,回过神来的朱皇帝,瘫坐在龙座上,大手一挥,直接问这帮老狐狸的看法。

没错,这就是今天晚上,最后的一个议题,旧港侯张苍水的杀手锏。

朱皇帝相信,张苍水的奏章,就是东征北伐的定心丸,也是筹备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