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第三批白银归来!(1 / 2)

万历公务员 余秦唐 2268 字 13小时前

“朝阳不愧是朕的良臣!”

“此书问世,恐怕又会引起很多非议。”

“但是,朕却感觉得出来,此书绝对称得上是为人处世,治国理政、民富国强之道的良策。”

“何为士?”

“何为农?”

“何为工?”

“何为商?”

“成为了士绅,其后代就不能成为工匠,不能成为商人,不能成为农户了吗?”

“成了农户,难道一辈子就只能当一个农户?”

“商人就真的只是逐利,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之用?”

“倘若,商人真无用,确实是早就已经被历史所抛弃,而不会一直存在,并且还慢慢地发展壮大起来了。”

万历帝朱翊钧放下了手中的《贸易论》,坐在那里侃侃而谈。

颇有一些明君姿态。

可真要让他行明君之事,还是别指望了。

顾青则是带着一点点的恭维,说道:“圣上英明,确实如此,自古以来,便存在士农工商,此四行缺一不可。”

“相互之间,也是存在着依存关系。”

“唯有弄清楚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士农工商四行之人,也都能为圣上所用!”

万历帝朱翊钧笑着道:“朕有朝阳足矣!”

他有时候还真的就这么想的。

顾青可是他万历朝的小三元、大三元,不仅如此,还是梦见了太祖,得到了太祖赐福,有着过目不忘、天生神力的能耐。

便是世人所不及也!

若论人尽其才,那顾青之才,难道还不能为一内阁首辅吗?

只不过……他太年轻,资历也浅了一些罢了。

万历帝朱翊钧也觉得自己还年轻,还等得起呢!

到时候,把顾青抬到这内阁首辅的位置上坐着,他就又可以坐享其成了。

“朝阳,你那水泥烧的如何了?”

万历帝朱翊钧突然又想到了这水泥,还在心心念念地想着顾青能够给他建造一座九层高阁呢。

顾青回道:“回圣上,已经进行了一百零七次实验,烧制出来的石灰石粉末,虽然也能遇水而凝固,但是质地一般,时间一长,轻轻一锤子,便成了一堆渣滓。”

“如今还在想办法,加一些其他原料,进行煅烧,不断实验,相信,终有一天,一定会烧出来!”

万历帝朱翊钧叫道:“好,朕等着那一天!”

顾青躬身道:“臣绝不辜负圣上之期望!”

离开了皇宫。

直接去了春风书局。

万历帝朱翊钧这位第一读者,已经得到了刊印本,并且也囫囵吞枣地看完了。

自然是可以进行刊印、上架、售卖!

顾青也不怕人揪着这本书里面的一些内容来弹劾他,在他还没有失去圣宠之前,这些弹劾,那就是虱子多了不怕咬。

再加上,谁弹劾他,正好,跳出来之后,可以打一打了。

这一招,叫做钓1鱼1执1法。

到了春风书局,见到了东家,直接把《贸易论》拿出来,摆在了桌子上。

东家躬身接过去一看,就微微蹙眉。

他记得,上一次的《货币论》便是太岳公作序,也是引起了比较大的轰动。

有着不少读书人说《货币论》乃是妖言惑众。

如今,顾青更是演都不演了,直接写出一本《贸易论》,这就是想要为商人撑腰啊!

虽然,大明立国以来,对于商人的态度还算是不错,大明的商业发展之路也还算是不错。

但是如顾青这般,直接写出两本书来讲商业之道的人,还是第一人。

东家翻开《贸易论》看了起来。

却一下子看进去了。

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位商人。

也不仅仅是这春风书局的东家,还有好几个商铺呢。

这些年来经商也算是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对于这一行的感悟,不说十分深刻,已经成为大师。

最起码,商业里面的那些内幕、一些行话、一些见不得光的东西、一些不成文的规矩,他还是明白的。

可是,当他看了顾青所写的《贸易论》,却又觉得,若是果真能够如顾青所写的这本书一样,定下这样一个规矩来,似乎非常不错,绝对能够实现国泰民安。

商人……也不都是坏人,也不都是见钱眼开,从而忘义之人。

毕竟,人都会有一些私心。

而商人生存的环境,以及他们这个行业形成的大环境,就让他们不得不去计较利益。

行商,不就是为了赚钱吗?

若不是为了赚钱,为了养家糊口,谁还愿意经商啊!

可这本书,对于春风书局的东家来说,绝对是一本好书,一本写到了他心坎儿上的书。

对于读书人来说,却又是一本多少有一些离经叛道、妖言惑众的不入流的书。

“顾大人……?”

东家表示有一些为难。

顾青则是淡然地说道:“不必有什么顾虑,直接刊印,然后上架售卖便是,若有什么,我都会一力承担!”

谁也不能挡住我顾青卖书!

春风书局的东家见到顾青如此坚定,也只好躬身道:“是。”

顾青直接起身走人。

他拿来的也是刊印本,至于谁刊印的,嗯,官衙那边也不是没有刊印书籍的印刷房。

直接让他们刊印出来,省时省力。

春风书局的东家自然不会拦着顾青,《贸易论》这本书的刊印本已经在他手上了。

只需要照着刊印就行了。

刊印好了。

直接上架销售。

然后再把销售所得的利益,分七成给顾青,送到他府邸上,交给那大管事儿。

双方合作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春风书局的东家也早已经习惯,并且也是严格按照双方的契约行事,从不会中饱私囊。

到了他这个身段,也很明白。

若是顾青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也就算了,若是真要计较,他必定讨不到什么好处。

当然,张居正最信任的管家游七,他的眼光不会太差,春风书局的东家为人还是十分忠厚,也有一些重情义。

当天晚上。

一支大队,护送着车辆,进入了京师。

此时,距离宵禁还有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

而长街之上,已经是戒严了。

北镇抚司衙门的所有侍卫全都上街,五步一岗,清散人群,让车队可以顺利通过长街,从东华门进入紫禁城。

又一批白银,从倭寇岛屿上运送回来了。

看着一辆马车、一辆马车,马车上是一个比较大的货箱,那货箱里面存放着的必定是白银!

“啧啧。”

“这些白银要是我的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