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领养孩子(1 / 2)

把陈莉送进学校,骑着自行车去王府井百货百货逛逛,准备看看有什么值得买的玩意,把自行车锁好,就又碰上熟人。

没办法,现在的四九城看似比较大,但繁华商业街就这么一条,跟后世的县城差不多,能去的地方就那么一块,大家很容易碰见。

“陈锋,你也来买东西?”

来人是易中海的老婆,算起来,他们有大半年没见。

“嗯,大妈好。”

易大妈提着一个菜篮子,菜篮子被一块布盖住,也分不清是什么。

不过从她的身形来看,这半年来过得还不错,易中海收入不低,加上还节约,连自行车都舍不得买,妥妥的养老钱深厚。

“陈锋,淮如生了没?”

“快了,柱子生了一个儿子,许大茂也是。”

“不对啊,许大茂不是结婚更晚一些嘛?不会是···”

陈锋忍住笑,解释道:“这不是之前动了胎气,所以早产,过程还危险,这些天孟寡妇和孩子都住院监护。”

易大妈脸色微尴,但又松口气。

“老太太也不是故意的,幸好他们都没事,不然,以许大茂的性格,只怕是要出大事。”

陈锋点点头,的确,要是流产,许大茂绝望下,很难判断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起码孟寡妇估计要被撵回家,聋老太日后生活难安宁。

“你家呢?”

“也快了,应该就是11月。”

“几个孩子都差不多啊。”

“嗯,时间上差不多。”陈锋笑道。

一大妈神情有些恍惚和羡慕,她自然是想要一个孩子的,现在可不是将来,当前的政策也好,风俗也罢,都是讲究血脉相传的。

“大妈,孤儿院现在有很多孩子,你身子骨挺好的,何不收养一个,不然将来老了怎么办?”

陈锋诚心建议道:“听说孤儿院都在主动找干部收养孩子,避免粮食不够,你收养一个,可以功德无量,又可以养老,岂不是比聋老太将来更好过日子。”

当前孤儿院的孩子数量很多,上海那边都超额了,不得不分散到北方来,宣传上也是鼓励大家收养孩子,很多老党员就是这么做的。

这样的案例非常多。

合川一名参加抗美援朝的老兵胡炳然,在战斗中失去了左臂和右眼。伤愈后他不愿在荣军院休养,把名额让给更需要的重伤员,主动要求返回乡镇基层工作,成为了一名基层民政干部。

帮扶困难户、五保老人,救助重病患者、失学儿童,优抚安置退伍军人···

由于物资缺少,他当机立断,带领着当地群众办起了开荒,建立农场,自给自足支撑起收容所。从此,这200余名流浪儿童有了一个共同的父亲。

在后世,这种一心为公的个人英雄,要么被当作谣言,要么被当作大傻子。

但在这个年代,在这个高尚精神的年代,数量很多!

陈建军把自已大半工资和物资拿去照顾自已四九城的战友遗孀家人,属于是很正常的事件!

当然,在后世某些群体眼里,就是大傻子。

但在现在,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收养孩子···”一大妈有些迟疑。

陈锋问道:“可是易大爷说过什么?”

“额。”一大妈有些尴尬。

陈锋笑道:“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但易大妈,你也不想将来变成聋老太一样吧,老太有你照顾,算是命好,你呢,你去哪找人?”

一大妈有些心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