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诸神退避 百无禁忌(1 / 2)

嚼龙 屠龙氏 4602 字 7个月前

发过一通感慨之后,骊山广野很快就收拾好心情,脸上重新有了笑容。

“好教世兄知晓,虽说先民歌谣里提到的鬼怪大多不存,然而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伴随着王都内外乃至整个大齐的野性消长、人道变迁,栖居在这座城池中的精怪们也在悄无声息地代谢更新,时至今日无论数量还是种类都远超当年,早就不是三五句歌谣能够说尽。”

“好在先王之政传承有序、先民之德延绵不绝,近些年来王都中新衍化出来的精怪大多亲近人族、依附人道,明目张胆肆虐害人的少之又少。”

齐敬之皱起眉头:“即便如此,都中百姓与无数精怪混杂而居,依旧多有隐患。他们可比不得世家大族和修行之士,一旦遇到妖魔邪祟为祸,未必来得及向官府和镇魔院求救,岂不是只能无辜被害?”

少年记得很清楚,松龄县典史侯长岐就是家住国都,此人家中便有一个书鬼登堂入室,搅闹得阖家不宁。

骊山广野一愣,接着就哑然失笑:“小弟险些忘了,世兄乃是自小在麟州长大。”

“说起来,因为那一桩买山旧案,近百年来麟州山川野性衰微,多数百姓一辈子也未必见过一回精怪。这固然是好事,然而也正因为这个缘故,许多故老相传的禁忌、习俗虽不至于完全失传,但也不大被人当真了。”

“就比如许多州郡的官民都会以青石铭刻‘石之纷如’四字,放置于街头巷尾和自家门口,用以辟邪镇煞。然而这在如今的麟州却绝少见到,毕竟对于寻常百姓来说,买石刻字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既然有没有都是一样,谁还肯这个冤枉钱?”

“至于那些连寒门都算不上的寻常富户,哪怕愿意钱装点门面,却也是一知半解,只将刻了字的青石砌进墙里了事,更因为不知‘石之纷如’四字为何意,便弃而不用,改成了什么‘石将军在此’。”

单凭这一番议论,齐敬之便知骊山广野绝不是尸位素餐之辈,即便被鲁公发配到了麟州怀德郡的麟德阁,也没有像他曾经自嘲的那般,仅仅是“白天瞪眼睛、晚上数星星”。

齐敬之闻言默默点头。

城门洞上方的“稷门”二字尤为显眼,而在这两个大字之上,还赫然雕刻着一道巨大无比的符箓。

骊山广野讲述的这段古史很是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而且明显有损先王的英名圣德,齐敬之这个没有家族传承的山野少年自然是闻所未闻,一时间竟是听得入了神。

就听骊山广野继续道:“叛军大举攻入王宫,身负护卫之责的武臣石之纷如一夫当关、死斗不退,最终战死殿前、血洒石阶,而宠臣孟阳则换上襄王之衣、卧于襄王之床,被蜂拥而入的叛军乱刀砍死在王床之上。”

齐敬之当时只是随便一听,并没有想着深究,却没想到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背后,竟然还有这么一段动人心魄的往事。

骊山广野挠挠头,脸色变得古怪起来:“说起这个石之纷如……”

“也唯有武臣石之纷如什么多余的事情都没做,始终坚守本职,在众目睽睽之下慷慨战死,乃是毫无争议的尽忠死节之臣,受到了各方的一致尊崇。在这种情形下,石之纷如碧血不干、英魂不昧,竟而成了殿前石阶之灵,被桓王敕封为‘守宫石神将’。”

齐敬之心里转着这样的念头,看向骊山广野的目光就变得饶有深意。

骊山广野被他瞧得有些莫名其妙,连声音都不自觉地弱了几分:“襄王回到宫中,自以为脱了险境,就将怒气撒在了三个属臣中地位最低的仆臣,也就是费的身上,让他将自己的鞋子交出来,交不出就用鞭子抽,将费打得浑身是血。”

“因为这个缘故,麟州所谓‘石将军在此’的青石铭文当然有辟邪镇煞之效,只是没有‘石之纷如’四字的指向那么明确罢了,反倒是将青石砌进墙里的做法嘛……嘿嘿,不把石将军立在街口、门口这等要冲,反而发配去看守院墙,大材小用是肯定的了,而且多多少少显得不大恭敬……”

听骊山广野这样说,齐敬之虽然觉得有些荒诞不经,却又不免松了一口气,心里因为麟州风俗改易而浮现的隐忧消散了大半。

闻听此言,骊山广野终于忍不住大笑出声:“姜太公便是武成圣王!这个称呼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子亲热劲儿,圣王祂老人家福泽子孙、庇佑人族,想必是不会介意的。”

他当即讶然问道:“改成青石砌墙和‘石将军在此’,就没有了辟邪镇煞的功效吗?”

“咱们大齐的先王之中曾有一位襄王,在位时与其妹行不轨之事,事发后派宗室公子彭生杀之,随后襄王屈杀彭生以灭口。那彭生冤煞难解,变成了一头形如大野猪的怨鬼,在襄王出外游猎时悍然袭击车驾。襄王怒而张弓射之,大野猪中箭不死,反而人立而啼。”

“除此之外,凡开山伐木、破土动工、起造修理之前,也须以黄纸书写此符,贴于动土之处,方可确保无虞。”

听骊山广野这个王、那个王地扯了一大通,齐敬之渐渐品出了一些滋味,忍不住猜测道:“王孙毋知连个王号都没有,想来也没能笑到最后?”

两侧又有小字,右边写着:“天地无忌,阴阳无忌。”

这道符箓上除了种种玄妙难解的纹路,正中央却是四个金灿灿、明晃晃的大字:“武成圣王!”

见状,骊山广野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心思被看穿了,连忙打了个哈哈:“哎呀,小弟一时口快,没能收住嘴,竟是离题万里了!”

“咱们还是说回石之纷如吧,此时再回头看看王孙毋知弑杀襄王的那场叛乱,最终得利的除了桓王,其实还有石之纷如。”

齐敬之同样朝这道符箓行了一礼,语气之中就有几分无奈和忐忑:“想必你也知道,麟州同样有此风俗,只不过符箓正中写的是‘姜太公在此’,虽说与‘石将军在此’类似,同样有点儿荒腔走板,但应该……也能守护门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