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1 / 2)

困雾 悯来 3478 字 11小时前

异地

Yes.

静止的画面随着这掷地有声的回答陡然流动起来, 林惜岚望着赵雾,蓦地生出一种落泪的冲动。

她努力绽开一个笑容,然后被全心全意地拥入了怀中。

红毯上传来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声, 此时此刻,没有亲朋, 没有好友, 他们混杂在陌生人之中, 像无数对普通的新人一样, 接受着陌生人们的祝福。

后来有人问林惜岚, 怎么就答应了呢?

那么简陋,那么普通,就这么随随便便地私定终身。可是, 她说, 如果有一个人爱你胜过他自己,乃至超过她本人,把你的未来全部规划进他的人生中, 那饶使她再没勇气,也不愿叫他寒心。

她愿意伸出手, 套上戒指,给两人一个往前走的机会。

这是一场盛大的集体婚礼,典礼结束后许多新人开始闯关游戏,林惜岚捧着颁发的婚书纪念, 上书:[谨以白头之约, 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耳载明鸳谱。此证。]*

旁边有夫妻通关拿到了伴手礼, 笑逐颜开,那是当地特产, 林惜岚向赵雾介绍,却没想到他一清二楚,“这是公益商铺,给低收入家庭增加收益渠道的。”

婚礼外面还布置了招聘会,现场讲解就业援助和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这边客流量大,竟也真的吸引了不少人围观签约。

林惜岚哭笑不得,“哪来的创意?”

地方政府办事很接地气,她甚至看到了平澜县的咖啡,立着“困雀山”的展牌,现场冲煮,飘起满场浓香。

恍若一场大梦,忽地找到落地处,踩在了坚实的大地上。

他们回到了重逢的原点,好久不见的村民热络地朝他们招手,乡音问候:“玩得高兴啊——”

那一场无人知晓的私奔,最终化作天地见证的祝福,为他们指引方向。

林间雀鸟惊飞,代帕从校门口迎出来,亲热地蹭主人裤管。

成堆的红点消息铺天盖地涌入,满格的手机信号下是翻不完的未接来电,他们从理想的世外桃源踏入现实世界,如蜜蜂嗡嗡聒噪着,李菀蔡平安问他们去了哪,邹姨杜书记关切近况,还有那大部队的小孩——

吵闹,但是充满希望。

林惜岚没有多说,只是分发着一路信手买的小礼物,车后座那一竹编篮的红玫瑰枯萎了许多,剪枝换水,活过来没多久,就被这些八卦的小孩人手一枝地分光了。

晴晴朝老师眨眨眼,促狭道:“大家都说,赵队长要做我们苗家的女婿了!”

林惜岚是大jsg山的女儿,也是苗家的女儿,几乎是被寨里人看着长大的,谁不感念兰晓英和林振远的好?谁没喝过她高考那年升学宴的酒呢?

他们开始真心实意地拿赵雾当自己人,就连过去最不配合的村民也要多给几分面子,毕竟怎么说,不能让人看轻了嘛。

林惜岚对此颇有些尴尬,要是赵雾确实只是一名普通的下乡村官,那自然是一桩美谈,可偏偏——她还真没法说。

汤升在京城过完春节,回来吓了一大跳,他当然知道这两人早就眉目,甚至在京内当作隐秘谈资提过几嘴,但怎么突然间,知道的人变得这么多了!

他找上赵雾不留痕迹地探口风,不料他坦然得像个没事人:“是真的。”

礼尚往来般的,赵雾第一次问起他的感情状态,汤升立马焉了:“已经分了。”

他和文璃最终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不耽误她了,我在这边至少还有一年半呢。”汤升笑笑,“异地恋太辛苦了,我辛苦就算了,难为她也辛苦。”

他感慨起赵雾的好缘分,来这旮旯山里也能碰到意中人,免了相思苦,然而赵雾只是斟酒,没有回答。

过了元宵,林惜岚马上就要去省城入职了,和文璃相比,他们异地的距离不过少了一班三小时的航班。

赵雾特意腾出来一整天亲自送她,租房搬行李,同事要省钱,拉林惜岚合租,她也爽快同意了,赵雾无奈,“你有没有考虑过我这个男朋友?”

林惜岚正要摩拳擦掌投入工作,还真没考虑过。

“说得你能走开一样。”她嘀嘀咕咕,见赵队长露出愁容,故意捏他脸,“好啦,我会回去找你的。”

他这才笑了,以前工作不觉得有什么,现在有了惦念的人,才知扶贫这工作强度,确实不是常人能干的。

要一个工作狂突然有这样的觉悟,简直堪比奇迹,林惜岚像模像样地叹气,“现在知道了吧,以后你做领导了,记得一定要多放假!”

赵雾笑着点头,帮她收拾起新房间,合租的公寓很大,甚至留出了给她剪视频拍片子的空间,但赵雾还是说不上多满意,简装的风格一看就寒酸——他自己住没问题,但一想到林惜岚住,就不是滋味。

如今的赵雾,也就只有在对她的吃穿用度上,才偶尔流露出些许京圈阔绰的习气了。

然而林惜岚却不领情,斜睨他一眼:“这已经比我在京城时住的格子间好多了。”

他心不甘情不愿地闭嘴,最后只亲昵地亲她的唇角。

合租的同事何鸢随时都会回来,林惜岚紧张着,推了他出门,看着他驱车离开,一直等到消失不见,才伸了个懒腰。

下一秒,她转身看到桌上不知何时搁上的新相机——年初刚出的高档货,一看就是赵雾故意留下的,没有明信片,只贴了一张简单的便签:[一切顺利!]

字迹遒劲,她不禁一笑,把纸条收进了盒子里。

总的来说,林惜岚的新生活还算顺利,何鸢特别喜欢她,经验丰富地带着她在报社穿梭打招呼加微信,满面笑容地介绍朋友,一顿又一顿的聚餐下来,林惜岚和社内同事熟稔得飞快。

伴随着正式入职而来的就是各种采写,她的电话如今也和赵雾一样二十四小时待命,随时出发采访,随时打开笔记本写稿,忙得脚不沾地。

晚上回了公寓,林惜岚也不肯歇下,何鸢笑道:“没来之前,组里本来还有人对你有点看法,现在看到你这一个顶仨的劲儿,一个个都不好意思了呢。”

林惜岚闻言头也没擡,问:“鸢姐,能帮我看下这个提纲么?”

她确实是无短板的全能型选手,这才没多久,何鸢就不得不承认人家当初考进京大是有原因的,不说天赋,努力程度就叫人自愧弗如。

“你昨天更新的那个视频我昨天看了,方向是对的,质量很高,但热度没起来,你自己有什么想法?”何鸢陪她探讨起问题,林惜岚的时间恨不得掰成两瓣用。

不过忙起来了也有好处,她专心干正事,根本没空理那些质疑声和乱七八糟的念头。

比如周宴,她都快忘记他模样了,更别说在意他看到了她出镜会怎么想。比如主持,报社上下没有人会怀疑她是靠脸争取的机会,屏幕外的观众也绝不会质疑她的专业素养。

很忙,但林惜岚很满足当下的工作现状。

——除了一点,她真的很久没见赵雾了。

她不由长叹一声,看了眼时间,已经凌晨一点多了。

相比主持采访,林惜岚其实更喜欢一个人待着写稿,材料了解完,取标题抓热点行云流水,文思泉涌,副社长尤其喜欢她的文章,几乎不怎么要改,采用率极高。她一写稿就容易进入心流状态,全情投入,经常一不小心就到深夜。

何鸢说,她有点太拼命了,云浮日报的工作其实并不繁重,她完全可以放松一点。

但林惜岚还是想让自己忙起来,她太年轻,资历太浅,担子太重,一双双看着她的眼睛又那么多,充满希冀的、不怀好意的,她总想作出点贡献——她想要去争取机会。

而机会很快就来了,报社要开辟一个新栏目,拍一个纪录片,方向是时政民生。

林惜岚脱颖而出,被委以重任,她的选题层层上报,最终确定下来,从飞鸟计划切入,聚焦山村留守儿童,关注乡村教育问题。

拍摄地点定在她最熟悉的困雀山,林惜岚带着团队,再一次回到了青木镇。

这一行的阵势不同于她个人的拍摄,很快消息传遍了整座山,几个小孩老早好奇地探头敲出来,有些陌生的看着林老师。

李老师揶揄,不能喊林老师了,叫记者姐姐。

前有文璃的专题刊文,后有拍摄团队,这群小孩也算见过世面了,新鲜地和摄影师说话,团队人并不多,奈何设备抢眼,几个机位、收音一摆上,长焦大炮一对准,不说别的,气场立马就出来了。

云浮一入春晴日就多起来,林惜岚戴着鸭舌帽,和熟悉的友人们沟通、协调、采访,那些她曾经犹豫不决的问题势如破竹地被一一消化,她没有时间迟疑,不断地敲定,不断走出舒适圈,飞速蜕变为一个成熟的职场人。

李菀谈起了迁校的事儿,和教育局那边商谈的是下个学年合并,把附近几所村小都转移到青木镇,安排免费校车接送,寨里几十个学生,小班教学说得好听,但说到底压根儿没有几个正式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