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1 / 2)

困雾 悯来 2841 字 9小时前

湖畔

当天下午, 林惜岚没有课,独自坐大巴回了县城。

母亲的化疗周期已经结束用药,正是休养的时候, 林惜岚下车后,提了大袋水果和营养品回去, 惹得兰晓英埋怨她浪费钱。

钱——这确实是个沉重的话题。

林惜岚的存款今年来只出不进, 确实到了该考虑赚钱的时候。

这周空闲之余, 她联系上了曾经打过交道的编辑, 写了几篇来钱快的热点文稿, 虽然合作愉快但却不是长久之计。

位置随时都会被替代,内容也不是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家里人在乎的却不是这些。

“新来的老师怎么样?还习惯山里的条件吗?”兰晓英坐在沙发上,不断追问, “你那脚好些了没?”

这些问题林惜岚准备了一路, 对答如流,生怕他们不信似的,还站起来转了转圈。

出发前她换了一次药, 不得不说,赵雾送的药膏效果显著, 完全不是药酒这种安慰剂能比拟的。

“别又扭着啦!”小姨笑着制止她,“崴脚大意不得呢。”

类似的关照听得不少,林惜岚的脚伤确实没恢复完全,听劝地立马收敛了。

村小的担子顿然减轻, 林惜岚第一回天还没黑就回了县城, 路驰放学回来,见到人还有些意外。

晚餐桌上, 林惜岚又一次被问起之后的规划。

“之前是因为没人,现在老师都来了, 也是时候该考虑考虑了。”小姨夫斟酌着说了出口,“要是不想工作,继续读书深造也很好嘛。”

“你以前不是还说要读博吗,说实在的,岚岚啊你真的是块读书的料子。”自从上次劝说未果后,小姨一家不再催起她找工作,转而提起继续读书这茬。

尽管他们对京城的世界一无所知,但仍旧毫无保留地相信着林惜岚的决定。

“本来就是,那些工作都配不上我姐,不如继续读书,以后在大学做个教授!”路驰根本不知道林惜岚去过什么单位,“反正都是一些没眼光的公司。”

林惜岚忍俊不禁,没有拂逆他们的好意,郑重道:“我会好好考虑的。”

当下正是考研报名的时间,她的同届早已入学——原本她也应该在其中的。

像是老天给她开的一场玩笑,无处申诉。

事到如今,林惜岚已经能平静面对,甚至当朋友问起她近况时,她也能轻快地回一句在家乡山里支教。

京大校友奇葩遍地,别说去边陲,去非洲支教的也不是没有,林惜岚的做法非但没有被非议,反而引得了一阵点赞钦佩。

但这其中的真心有多少便不为人知了。

林惜岚婉拒过学院的采访报道,她自知回乡的动机并不高尚,不欲冠冕堂皇地为自己唱赞歌。

简而言之,她配不上此等殊荣。

至少得像父母那样,林惜岚想,才有底气接受嘉许。

理想主义的余晖一点点落下,她靠在窗台,眼见月亮一点点显现。

平澜县的夜空还能见到繁星点点,对面的高楼黯淡,没有流光霓虹,寂寥得有些落寞。

原先释然的情绪,像是涨潮一般,随着月亮牵引,再度袭来。

学院熟识的教授得知她保研失败,颇为惊诧地去找教务办,言辞恳切地问还有没有补救的机会。

本已确认的“优秀营员”,随着保研资格的取消,沦为无望的空头支票。

那一门挂科像是梗在林惜岚喉中的刺,成为挥之不去的阴霾。

而一直到最后,她也没能等到一句道歉。

——周宴根本不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

所有的计划被打乱,她匆忙奔波实习,为求职积累经验履历。

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然而地上的路线错综复杂,踏错一步,便再难回头。

林惜岚坐在躺椅上,母亲过来,问她有什么烦恼。

见她轻轻摇头,兰晓英便把手心叠在她手背上:“我是不是拖累你了?”

一个一无所有的家庭,没有积蓄没有背景,还托着一场大病。

“怎么可能。”林惜岚反驳,揉捏起母亲手指上的茧子,“您这么想,我才伤心。”

兰晓英没那么容易被她唬住:“你想去哪就jsg去哪吧,不用考虑我。”

她还记得女儿当初不那么乐意回山里,叹道:“是我耽误了你。”

“没有,我现在就挺好的。”林惜岚向她保证,又笑道,“村小的孩子们都等你回去呢。”

“等你好起来,我就走了。”她手肘靠在栏杆上,撑着下颌,“所以,现在你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快点好起来。”

兰晓英也直笑起来,嗔道:“我现在好得很呢!”

外面风大,小姨催着两人进来,林惜岚躺回房间,一夜无梦。

县里没什么好玩的,林惜岚脚伤未愈,索性在家陪母亲看电视,路驰周六补课,晚上回来的时候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这次月考我是年级第三!”他不无得意地展开成绩单,全家喜不胜收地做起了大餐。

在平澜县一中,理科第三虽然还没到京城大学十拿九稳的地步,但好歹也算是有了冲刺状元之姿。

晚饭后,路驰又一头钻进房间,继续刷起了试卷。

林惜岚见他紧绷得厉害,主动请他出去吃夜宵。

这对高中生来说实在是难以拒绝的诱惑,路驰做了十几分钟的抗争,最终败下阵来。

已经是深秋,外面的夜宵店远不如盛夏火爆,附近只有零星几家还开着。

路驰挑了一家学生圈里口碑最好的老字号。

烧烤店藏在街尾,林惜岚生疏地走着读书时代的小路,周围不时有穿着校服的学生穿过,勾得记忆里的时光随之倒退。

烧烤架露天摆放着,碳烤的香味四下流连,路驰不客气地点了一大把肉,和林惜岚坐在了半人高的隔间里等着。

周末晚上生意不错,包间不多时便满了,新来的客人只能去露天塑料桌椅上凑合。

林惜岚没有亲兄弟姊妹,路驰算是关系最近的同辈,虽然年龄差了四五岁,但从小到大,在他面前,林惜岚拿的都是长辈的架子。

尽管路驰从不把她当长辈。

烧烤店喧哗躁动,林惜岚话不多,只听路驰说道着学校逸闻,吐槽老师,偶尔跟着插上几嘴,状态便放松起来。

面前的人和事让林惜岚从往事中抽离,这样真实的烟火气息让她感到着地的踏实。

紧绷的人不仅仅是面临高考的路驰,更是她自己。

不同的是,十七岁的路驰道路明晰,而她前途渺茫。

思绪是被摊前的对话打断的。

来人一口格格不入的京腔普通话,半方言的老板愣了一下,招呼人进去坐。

——隔间已经满了。

“老赵试过露天大排档没?”那口京腔扭头问,“这家店老有名了,不介意的话我们就坐外边!”

林惜岚的隔间正对这敞开的门口,擡头不出意外地撞上赵雾视线。

她埋头,正要当作没看到,路驰却高调地招起了手,喊道:“赵大哥!”

“你朋友?”京腔同事颇为诧异,他们来这贫困县没多久,赵雾在乡下接触的人更是局限,怎么都不像会认识县里高中生的样子。

赵雾轻笑:“朋友的弟弟。”

他干脆朝那桌走去,同事立马跟上,转头交代店主一起送到那隔间。

这是林惜岚第一次见到赵雾真正的同事。

他举止大方,一边收拾着残局桌面,一边说着叨扰的客气话,介绍自己的同时不留痕迹地打量起对面的人。

林惜岚心中微叹,难得的放松又变成了饭局。

赵雾部里的同事全是人精中的人精,林惜岚不怎么接话,然而一旁的路驰却是毫无防备地把底细透了个干净。

汤升脸上的笑意放大:“原来是京大的林惜岚学妹啊。”

林惜岚疏离地笑了声,配合道:“学长好。”

京大的圈子实在太小,或者说,金字塔顶尖的人总是少数,一点浪花便能轻易砸出无数涟漪。

她甚至能预料到对方接下来会说什么。

“你很有名。”汤升自然道,“原来你是平澜县人,看来这儿确实是人杰地灵的宝地!”

他没有问她为什么返乡,走这条路的就没有情商低的。

然而林惜岚并不为这种体贴动容,只随意地应了声。

汤升也不恼,笑盈盈地和校友叙旧,在这偏远的西南边陲忆起往昔,挖掘着同为京大人的共鸣。

林惜岚兴致缺缺,赵雾寡言,话题便转到了在场唯一的高中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