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永乐大典到底有多逆天?(1 / 2)

苏北继续刷起了下一个短视频,

【永乐大典到底有多逆天?】

大唐位面,长安城的太极殿内,李世民正与魏征商议着国家大事。

突然,李世民停下了话语,仰头望向远处的天幕,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过了一会儿,李世民缓缓开口道:“魏征啊,你可知道那永乐大典究竟有多逆天?”

魏征闻言,略微思考了一下,回答道:

“陛下,据微臣所知,那永乐大典乃是由朱棣编撰而成,其中集中了经史子集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书籍,其内容之全面,涉猎之广泛,实乃前所未有。就算是翻遍整个历史,恐怕也难以找到如此奇书啊。”

李世民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

“是啊,这永乐大典的确堪称绝世奇书。它不仅涵盖了众多领域的知识,而且对于后世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只可惜,这样的奇书朕未曾见过,也不知这后世还存不存在?”

在大明位面的永乐年间,

紫禁城的皇宫内,太和殿中,朱棣站在窗前,目光远眺着远处的天幕。

他身着龙袍,威严而庄重,右手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胡须,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朱棣心中暗自思忖:

“哈哈哈哈!朕的这番努力终于没有白费啊!

千秋万代之后,后人必定会记得朕的功绩。”

他想起自己为了编纂《永乐大典》所付出的心血和精力,不禁感到无比自豪。

《永乐大典》是朱棣下令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旨在将明朝之前的各种书籍进行系统整理和收录。

这部巨着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的知识,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堪称古代文化的宝库。

朱棣对《永乐大典》寄予了厚望,他希望这部书能够传承下去,让后人了解和学习古代的智慧和文化。

他不禁好奇地想知道,在后世,《永乐大典》会被如何评价?

它的价值又会是多少呢?是否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呢?

这些问题在朱棣的脑海中盘旋,他期待着时间的推移,期待着后人对《永乐大典》的发现和研究。

他相信,这部伟大的着作一定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来没有人敢在这本书面前说倒背如流,因为这是一套将近4亿字的天下奇书。

它就是明成祖朱棣的封神之作——永乐大典,朱棣可能不是一个好人,但他一定是一位好皇帝。

在儒家的道德体系之中,靖难之役就是他一生最大的污点。

于是朱棣在盛世修书的传统下,便打算编撰一部前无古人的《永乐大典》来证明自己。

武有封狼居胥的不世之功,文有修书造典的千古佳话。